12月14日下午,香港理工大學唐明晰教授作客我校“未央導師論壇”,在人文樓設計與藝術學院LOFT眾創空間,做了題為《AI & Innovative Design》(人工智能與創新設計)的學術報告,設藝學院相關專業師生參加了報告會。
唐教授聯系自己多年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海外求學與研究實踐之路,梳理了人工智能發展熱潮涌動的歷史脈絡。基于創新設計,他駁斥了當下盛行的“人工智能會取代人,會讓更多人失業”的人工智能“恐慌說”,并表示,人工智能的極大發展其實推動了設計工具的迅速發展,這也就推動了設計行業本身的快速迭代。他還提出,好的設計師要用“心”、用“情”去做設計,并展示了自己參與的一系列與陜西民間藝術相關的文化推廣活動,以及西班牙珠寶設計師文森特-格雷西亞的設計案例。最后,他總結了如何實現人工智能和設計創新的有效有力有益結合,引出“RtttI”模式(即“Bellagio”貝拉角文化創新曼陀羅),鼓勵大家做新時代有創造力、有民族情的優秀設計師。

本次講座在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技術革命浪潮中,為與會師生們創新設計思維、拓展設計視角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探索方向。
新聞小貼士:
唐明晰,教授、博導,英國愛丁堡大學人工智能系博士,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受聘為系鎬京國際教育集團(西安)董事會副主席、副總裁,陜西服裝工程學院副校長。
1988年至1997年,在英國三個大學做研究:在愛丁堡大學獲人工智能方向博士學位,后在倫敦大學的UCL工作兩年,在劍橋大學工程設計中心工作四年,開發先進的設計技術和系統。
1997年開始在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工作了20年,該學院是全球排名25亞洲唯一入選的設計學院。期間,一直從事人工智能與創新設計方面的研究,并培養了25名博士。
2014年5月,在香港理工大學組織了《天人合一·代代相傳——陜西文化與設計創新展》。該展覽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向香港的設計界及藝術界,展現了陜西文化的風采和民間藝術家的創新力。
2017年8月,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烏茲別克斯坦政府邀請參加了中亞文化復興和絲路歷史對話研討會,提出了集人工智能、設計技術、文化創新為一體的“大知識”概念和研究計劃。
(核稿:詹秦川 編輯:劉倩 學生編輯:張文姝 王心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