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起點,新征程,如何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我們的工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我們的頭腦,增強全校師生員工助力學校改革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開設“學習十九大,我們在行動”專題網站的基礎上,黨委宣傳部今起在本版推出“學習十九大”專欄,反映全校師生員工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的生動場景及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實際行動,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和激勵我們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推動學校的事業向前。
我校“助力脫貧攻堅”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近日已圓滿結束。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分為團隊和個人形式開展,共有8支團隊、1343名學生參加,活動旨在讓學生走進社會,一方面在實踐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深入基層、考察民情,提高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引導青年學生用實際行動助力脫貧攻堅。 活動中,8支脫貧攻堅專項團隊利用寒假奔赴陜西澄城、河北邯鄲、安徽來安、河南禹州等11個省市貧困地區,結合專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扶貧活動,共形成調研報告8份,心得體會1300余份,讓青年學生在服務地方的同時,也深刻感受黨和國家在脫貧工作上的決心和成效。設藝學院發揮專業優勢,以藝術傳播為主題,文化下鄉,滿足貧困地區的精神文明需求,組織晚會及文藝匯演走進貧困地區,用歌舞宣傳黨的好政策,用新的傳播媒介記錄了脫貧中的好經驗、好案例,讓更多人了解了脫貧的意義。食品學院、化工學院學生結合自身專業特色,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利用相關方面的研究及專利,多渠道宣傳推廣花椒種植、生態散養土雞、黑毛豬養殖等相關技術,面向企業及農民骨干開展專利申請、研產結合等主題系列講座和培訓指導等,為當地“精準扶貧”貢獻智慧和力量。電信學院組織學生開展——“入基層·觀百態”全面助力脫貧攻堅實踐活動,以“扶貧協助崗位——特約觀察員”的身份深入基層一線,采用入戶問卷、走訪座談等形式,深入了解當地“精準扶貧”鎮、鄉、村的干部、黨員及貧困戶意見,收集當地扶貧工作總體情況;機電、輕工、材料、經管、文理、教育學院組織學生以“政策宣講員”的身份下至基層,宣講十九大精神,國家脫貧攻堅相關政策精神,幫助貧困戶讀懂產業、生態、教育等扶貧政策。 我校將繼續把脫貧攻堅與實踐育人相結合,引領科大學子以開局即是決戰的干勁、起步即是沖刺的效率,持續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團結和帶領廣大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立潮頭、奮發有為,“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核稿:李鵬 編輯:杜楊 學生編輯:吳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