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8日,機電工程學院(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工程學院)副院長楊立軍與專業教師赴濟南、煙臺兩地,圍繞院校交流、政產學研合作、技術成果轉化、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工作開展走訪調研。

9月26日,楊立軍一行在山東濟南就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等工作與齊魯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部進行調研交流。座談會上,學部主任許崇海介紹了齊魯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部科教融合以來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能力、人才引育、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的進展和做法,希望雙方通過交流進行深度合作、相互學習共同發展。楊立軍高度贊譽學部取得的成績,介紹了陜西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的基本情況和辦學特色,希望雙方以此次交流為契機,共同推進機械工程學科專業建設等工作的高質量發展。雙方參會人員對本科生招生及培養、專業優化布局、學科方向凝練、科研平臺建設、社會服務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

9月27日,楊立軍一行在山東煙臺開展走訪調研,就技術成果轉化、技術轉移中心籌建等方面與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煙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座談會由該院總工程師潘峰主持,書記、副院長崔振忠詳細介紹了研究院的發展狀況、重點發展產業與政策以及在技術成果轉化、企業技術創新需求等方面的合作意向與要求。楊立軍講解了陜西科技大學“三創兩遷”精神和發展歷程,以及機電工程學院的發展成績、專業領域、科研成果等基本情況,介紹了本次調研的目的以及期望開展合作的內容,并希望依托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煙臺)實現陜西科技大學和煙臺當地以及企業的深度合作。
機電學院劉利軍、張冬旭、李夏霜三位教師分別作了題為《基于物聯網的數字化生產與智能技術應用》《晶硅光伏組件拆解與循環利用技術研發與應用》《面向智能制造的小微標識與追蹤技術及產業化》的技術成果報告,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煙臺)以及與會的7家企業就高校技術成果轉化、企業技術需求解題、校地技術轉移中心籌建等展開了深入熱切交流。會上,機電學院與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就共建技術轉移中心達成了合作意向,雙方希望盡快落實合作細節,保障項目順利落實。

9月28日,楊立軍一行在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繼續開展走訪調研,對實驗室展廳、布局建設、先進儀器設備共享等方面進行參觀了解。雙方就研究生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高校年輕教師到實驗室開展合作交流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在研究生聯合培養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
楊立軍一行還調研走訪了煙臺恒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鳴啟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煙臺海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術衣博士消毒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通過參觀企業的展廳、生產現場,詳細了解了企業發展歷程、主要產品以及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需求、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提檔升級現狀,其中在企業煙臺恒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鳴啟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了座談交流,兩家企業均希望與學院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此次活動進一步深化了機電學院的對外開放,促進了院校之間、校企之間、校地之間的深度交流合作,展示了學校智力、技術和資源優勢,通過科技成果在山東地區的落地,加快推進產學研融合。
新聞小貼士:
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于2019年7月30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山東省人民政府設立的獨立事業法人單位,致力于產業技術創新與集成,實現技術產品化、商業化。山東產研院成立創新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聘請科技界、產業界高級專家開展戰略咨詢。山東產研院總部設在濟南,目前在青島、煙臺布局擁有分院、專業領域研究院、直屬機構、加盟機構和企業聯合創新中心。重點圍繞智能計算、微納制造、先進材料、綠色發展等方向,組織開展顛覆性、變革性產業技術創新與集成,培育新業態;開展基礎性、系統性、可持續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技術開發;突破傳統產業痛點、難點技術,促進轉型升級。設立產業投資發展公司,以市場化機制投資、組建基金等方式,孵化投資控股、參股高技術企業132家。
煙臺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山東省實驗室由山東省和煙臺市共同建設,登記為省屬事業單位法人,于2020年10月9日注冊成立。實驗室以打造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和國家實驗室網絡成員為目標,聚焦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四個面向”,對標國際、國家頂尖創新平臺,匯聚、培養一流科學家和創新團隊,組織實施重大科研任務,開展前瞻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速推動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不斷提升源頭創新能力。
(核稿:夏祥林 編輯: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