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六十載滄桑砥礪,一甲子春華秋實。60年來,陜西科技大學培養了10余萬祖國的棟梁之才,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行業進步作出了積極貢獻。廣大校友是母校的驕傲,也是母校的寶貴財富。在學校六十周年校慶來臨之際,宣傳部開辟【甲子校慶】專欄,報道校慶相關活動,充分展示發展成就,加強校友聯誼,匯聚各方力量,傳承“三創兩遷”精神與文化,營造濃厚氛圍。
六十載風雨兼程,一甲子春華秋實。為迎接學校60周年華誕,落實第四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相關工作,2018年4月10日晚,機電學院舉行了題為“互聯網+時代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的首場校友論壇。講座由“線束中國”總經理兼創始人馬紅軍校友主講,機電學院教師代表,全體博士、碩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代表參與了此次講座,講座由機電學院趙睿主持。
馬紅軍,2002年畢業于陜西科技大學機械系塑性成形工藝及設備專業。馬紅軍的講座圍繞著汽車線束概述、國外插件貿易、線束中國的成立、線束中國的改革這四個方面以互聯網+時代下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為題,分享了如何實現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破解傳統企業困境。在企業運營方面,馬紅軍也闡述了產品定位、機會創新、市場把控、企業發展戰略、品牌規劃等方面的見解。在談到自己企業如何運用“互聯網+”思維,將企業從一家普通貿易公司,成長成為國內最權威,最專業的線束貿易平臺時,馬紅軍說:“改革往往是比較痛苦的,需要有著壯士斷腕的決心與勇氣”。馬紅軍將自己企業轉型比作母校的“三創兩遷”,“企業的發展必須著眼未來,精心布局,創新轉型,奮斗不息,當“線束中國”平臺持續投入四年,依然沒有產出時,是理想,是信念,是“至誠至博”的堅守讓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講座最后,馬紅軍深情地回憶了自己在母校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同時寄語學弟學妹,“希望同學們務必珍惜大學時光,不負青春韶華,注重探索實踐、不斷完善自我,做一個有理想,勇擔當的時代新青年。”

學生們反響熱烈,互動環節同學們就企業融資,企業發展,企業轉型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同學們表示:自身以馬紅軍學長為榜樣,發揮創造力,努力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生力軍,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馬紅軍校友的講座作為首場講座,開啟了機電學院“系列校友論壇”迎60周年校慶活動。隨后,學院將邀請陜西德仕汽車配件(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市庫貝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電子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工業工程高級工程師等校友,為全校師生帶來精彩紛呈的講座。機電學院將積極聯系校友資源,深化交流,加強合作,為學校六十華誕獻禮。
新聞小貼士:
馬紅軍,“線束中國”總經理兼創始人。畢業后入職青島澳柯瑪集團,在長達7年的時間里,從基層生產技術一路成長為企業管理層,先后任澳柯瑪陜西大區、河南大區區域銷售總監職務。在產品定位、機會創新、市場把控方面有著敏銳的觸覺,在企業發展戰略和品牌規劃上有著獨到的見解。
2008年正式進入汽車線束領域,成立貿易公司,從事汽車線束傳統貿易。2010年,依托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創建了國內首家汽車線束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線束中國。8年來,先后多次策劃和主持了行業內影響力大、規模廣、參與度深的會議。帶領企業團隊把握市場機遇,整合優勢資源,幫助上萬個國內外線束廠、貿易商達成了銷售目標。目前已達到年銷售額超億元,是中國汽車線束行業發展的推動者和踐行者。
(編輯:杜楊 學生編輯:李亞紅 核稿人:夏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