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cript id="0ycam"><table id="0ycam"></table></noscript><noscript id="0ycam"><em id="0ycam"></em></noscript>

  • <ul id="0ycam"></ul><strike id="0ycam"></strike>
    <kbd id="0ycam"></kbd>
    導航
    校園新聞
    首頁> 校園新聞> 正文

    【砥礪奮進·黨代會巡禮】推進專業綜合改革 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017年06月12日 09:09 文、圖/教務處 點擊:[]


    【編者按】為了更好地迎接陜西科技大學第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助推“四個一流”建設,現推出“砥礪奮進·黨代會巡禮”專欄,展示自學校更名,尤其是第一次黨代會以來,學校改革發展取得的主要成績,用輝煌的成果凝聚人心,催人繼續砥礪奮進,奮力追趕超越。

    自陜西科技大學第一次黨代會召開以來,學校黨委、行政堅持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不動搖,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顯著成績,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學校被批準為“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獲批陜西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無機非金屬材料、食品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順利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作為陜西省2所試點學校進行了審核評估試點工作,順利完成陜西省對我校的巡視診斷工作,順利完成教育部對我校的審核評估工作,受到評估專家組的高度評價。





            (“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兩金兩銅)

     學校新增本科專業7個;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8項;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3個,陜西省名牌專業7個,省級教學名師有16人;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省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項;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2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省級精品課程24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50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4個;承擔省部級教改項目46項。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競賽中榮獲國家級獎44項、省級獎473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151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39項。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八連冠”)

         ——以先進的OBE教育教學理念引領人才培養。
    以OBE教育教學理念貫穿人才培養中,以學生為本,建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教學服務體系,提高學生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度;以學生為中心,初步形成以學生學習產出為導向(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教學體系,對照畢業生核心能力、素質要求,評價專業教育的有效性;形成合格評價與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的教育教學質量保障與監控體系,對全體學生進行合格評價,建立持續有效的教學質量持續改進機制。推進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依托優勢學科專業,積極推進拔尖人才培養。依托優勢學科專業,建立虛擬教育實驗學院,貫徹“因材施教、分類培養”的教育理念,依托優勢學科專業累計設立教改實驗班20個,培養621人,推進拔尖人才培養,在政策、經費上予以傾斜支持,二級學院通過自主設計建設方案,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團隊、課程教材、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專業發展重要環節的綜合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水平的整體提升,帶動其他專業教育教學改革。

        
       

    —推進校際間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學分互認。嘗試與相關學校實施校際間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共用、學分互認,充分利用校外優質教學資源以及網絡技術及資源,加大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改革力度,通過基于網絡的學習、MOOC課程的學習等方式,將名校名師的優質教學資源引入教學內容,形成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機制。積極與相關MOOC平臺合作,引入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臺灣新竹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知名院校7門課程,積極推進校際間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學分互認。





           ——以課程平臺建設為依托,推動教學方法與模式改革。依托“課程中心”平臺建設,通過通識核心課程建設,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方面深化改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成長路徑,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開放性。通識教育選修課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選上校外優秀MOOC課程以及校內網絡在線課程,依托在線課程,推動MOOC、SPOC和混合式課程建設,推動新技術在教學上的應用。已建設通識核心課程33門,開設爾雅通識課程291門,校外課程資源45門,建設校級在線課程資源34門。

    ——開展專業綜合建設,優化專業結構。通過2013-2015年教學建設,共完成58個專業的綜合建設、11個基礎實驗室的升級改造,21個專業基礎實驗平臺、6個新專業等建設項目,新增儀器設備臺套數4044套(個),每年投入教學建設儀器設備經費2000多萬元。通過三年的教學建設,所有專業的硬件和軟實力都得到了明顯提升,實驗設備臺套數大幅度增加,學生實驗基本達到1-2人/組。新增省級以上資源共享課程、視頻公開課程43門,校級、省級教改項目立項175項,獲得校級、省級教學成果獎41項,建設教學團隊26個,教師外出參加教學研討、學習、培訓1125人次。

    專業建設堅持穩定規模、優化結構、強化特色、注重創新。對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建立退出機制,按照大類招生,倒逼專業結構的優化;將輕化工優勢特色專業做強、做精;新設置專業要符合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并符合學校辦學實際。按照專業建設與發展規劃,學校對學科專業結構進行了優化,涉及8個學院的專業結構整合優化,新增了服務地方經濟的專業,調整了專業招生計劃,停招了學校部分無優勢且與其它院校同質化的專業,主動壓縮了藝術類招生比例和總體招生規模。

    (核稿:鄭恩讓 編輯:杜楊 學生編輯:李敏)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色婷婷噜噜久久国产精品12p| 国产精品h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16|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99久久精品国内| 国产在线91精品天天更新| 97久久超碰国产精品旧版|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 56prom在线精品国产|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999| 精品少妇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91麻豆精品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