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是繼2007年我校接受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以來學校辦學面臨的又一次重大考驗,是關系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大事。為將我校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審核評估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特開設【抓“兩學一做”促審核評估】專欄,邀請各單位談認識、講舉措,濃厚氛圍,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動“兩學一做”和促審核評估工作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根據教育部的部署和陜西省教育廳的工作安排,我校將于2016年12月接受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本次審核評估聚焦本科教學工作,核心是對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效果的實現狀況進行評價,特點是尊重學校主體地位,突出辦學特色,目的是健全質量保障體系,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文理學院承擔著全校大學英語、大學物理、大學數學等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人們常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起到至關重要作用,加強基礎課教學管理,提高基礎課教學質量是文理學院重要工作任務。同時學院設有4個本科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就業質量也是責無旁貸的責任。
一 、多渠道深層次提高基礎課教學質量
努力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學院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多途徑培養青年教師。學院每年暑假選派教師參加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辦的中西部數學教師教學能力培訓班。培訓班由來自全國各高校的數學教學專家授課,學院幾乎所有青年教師都接受過培訓,很好的提高了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為了開闊外語教師的國際視野,提升外語教師英語綜合知識水平,更新外語教學方法,更高質量地服務于外語教學與科研,從2007年起學校啟動英語教師暑期國外短期培訓項目,連續三年組織外語教師團隊赴英、美學習語言、知識,體驗文化、生活60余人次,另外,學院每年還選派老師參加全國高等學校大學英語、大學數學、大學物理教學論壇等學術會議,邀請了馬知恩、劉三陽等國家級教學名師來學校作示范教學,觀摩大師風采,感受大師魅力,提升教學能力。學院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開展豐富的教研活動,以老帶新,示范帶動,全方位深層次培養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學院教師中有省級、校級教學名師3名,有3名老師獲得過學校講課比賽特等獎,20多名老師獲得一等獎,4名教師獲得過學校青年教師教學十杰,6名教師獲得過全國大學英語、大學數學、大學物理等課程微課教學設計比賽獎。同時,2012年至今,外語系有2名青年教師赴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進修學習,有3名教授和5名青年教師分別赴澳大利亞、美國、北京二外、廣東外貿大學和西北大學進行訪學,有1名青年教師讀博深造?;谶@些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本次審核評估中我院老師定會有良好的表現。
弘揚師德師風,提高教師職業素養。學院一直有著重視師德師風的光榮傳統,從老一輩的沈元林、周德國、李國興、黨四善、徐靜媛、馬秉林、翟修智,到中生代的藺小林、張良瑞、劉建科、侯再恩、任小紅、李穩敏、馬亞利,再到年輕一代的王曉琴、白云霄、張鵬、王玉萍、桑園、岳宗敏等,都是兢兢業業,認認真真,把學生當成自己孩子一樣,教給他們知識、教會他們做人。我院侯再恩老師獲得陜西省第十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藺小林、劉建科老師獲得學校首屆教學名師稱號,白云霄老師獲得“陜西省2010年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任小紅、劉建科、白云霄老師獲“省高教系統優秀黨員”榮譽稱號。秦佳老師獲2011年學校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亢何老師2010年、2011年連續獲得外教社杯陜西賽區視聽說組一等獎,劉芳老師獲得2011年同類杯賽三等獎,黃佳樂老師獲得2016年同類比賽二等獎,周婷、黃佳樂榮獲全國課件比賽二等獎和三等獎。學生對我院教師好評如潮,教師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我們一定要薪火相傳發揚光大,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注重教學改革,開辟第二課堂。學院教師為提高教學質量進行各方面的教學改革,2013年9月,在學校教務處的支持下,大學英語第一教研室進行了為期兩輪的“分類分模塊、突出學科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試點”,申請并完成了省級教改項目;2016年9月起,大學英語第二教研室啟動“基于學科背景的分級教學改革與實踐”,強優扶弱,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教學改革。數學、物理老師錄制微課視頻供同學們課后學習,建立大學數學教學平臺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
二、理工結合注重實踐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適應市場需求、合理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學院開設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和英語四個本科專業。其中三個專業從屬性來說是理科專業,在工科院校辦理科專業,只有緊緊結合工科院?,F有特色,緊扣市場需求,走理工結合的方式,合理的制定培養方案,才能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深受考生青睞的專業。近年來我們把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定位于以軟件開發為主要方向,緊密結合互聯網+,培養具有深厚數學基礎和計算機基礎,掌握信息科學和計算科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計算機軟件設計與開發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以及軟件理論初步研究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把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分為軟件設計和數理統計與金融兩個方向,軟件設計方向培養具備堅實數學和計算機基礎,受到數學建模、數學軟件、程序設計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應用數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及相關軟件開發能力。數理統計與金融方向緊密結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前言陣地,培養具備堅實數學基礎、熟悉計算機與數理金融基礎知識,具備應用數學建模、現代統計和數理金融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金融產品進行分析、評價和開發能力。應用物理學定位于綠色能源和新材料方向,培養具備扎實的數學、計算機及外語基礎,掌握物理學、光學、光伏技術等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在光伏技術應用和新材料等方面受到嚴格科學實驗、技術開發等基本訓練,能在物理學、光學及新能源材料等進行科技開發的能力。英語專業聚焦翻譯理論,緊密結合“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培養學生具有堅實英語語言基礎,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熟悉英美一些主要國家文化背景,具有在輕化工領域進行科技翻譯的能力,為學院翻譯專業碩士學位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強化基礎教學、注重實踐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為了提高考研學生的考研命中率、增強就業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力、夯實自主創業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忍耐力,學院對所設專業加強專業基礎課教學。對信息與計算科學和數學與應用數學兩個專業,建立公用基礎課平臺,強化“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三基課程,合理設定學時,提供優質教學資源,最大限度的增強基礎課教學效果,給學生后繼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把數學理論與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加強企業社會實踐,與西安軟件園外包學院、加中實訓等企業聯合,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加強社會對應用物理學專業,加強數學基礎課和物理基礎課教學,強化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四大基礎課的學習,配備相應實驗教學課時,理論和實驗相結合,打牢物理理論基礎,增強物理實驗技能,提高學生競爭實力。對英語專業,在注重外國語學習的基礎上,加強中國文化底蘊的養成學習,逐步融合中西方文化。在實踐方面,結合學校輕化工特色,培養學生輕工科技的翻譯技能。
在專業建設過程中,一方面加強理論基礎課程教學,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力;另一方面加強校企結合,注重實踐環節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既注重當前就業又注重長遠發展。在專業培養方案的制訂過程中,學院組織專業負責人到企業、用人單位和兄弟院校進行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根據用單位的用人需求,博眾家之長,逐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受企業歡迎的應用型人才。
考研就業兩手抓,確保學生就業質量。為確保學生畢業時有一個好的出路,學院在考研、就業等方面全方位推進,深層次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學院革新辦學思路,及時調整培養方案,緊跟社會需求;大力加強校企合作,建設就業實習基地,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多年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持續拓展就業市場;優化基礎和專業教學,增強學生考研競爭力;實施貫穿四年的“進階式就業模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就業素質和就業能力。我院畢業生以理論基礎扎實、踏實肯干、實踐能力突出而贏得用人單位歡迎和良好評價。一次性就業率平均保持在93%以上,其中考研升學率達20%左右。應屆畢業生平均月薪6000元左右,最高的年薪達20萬以上。2015年6月,愛拼網發布2015年度《大學薪酬排行榜》,搜狐哆嗒數學網整理公布2015年度300所高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生薪酬完全排名。我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在該排名中位列全國第50名,陜西省第3名,畢業五年月薪達到7500元。
學院教師將以飽滿的熱情、勤奮的工作,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我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
(核稿:崔楠 編輯:杜楊 學生編輯:康松磊 學生美編: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