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應我校科技處、經濟與管理學院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趙敏娟教授做客我校“前沿科學報告”,為我校師生帶來主題為“中國農業碳中和目標分析與實現路徑”的線上學術報告。報告由經管學院副院長薛儉主持,經管學院教師、研究生聆聽了此次報告。

趙敏娟教授從我國農業碳排放現狀、農業碳中和目標分析、農業碳中和實現路徑以及面向碳中和的農業發展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趙教授首先指出,我國提出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在這一過程中我國還有包含美麗中國、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全面現代化等在內的多個發展愿景要實現,碳中和不僅與部分發展遠景相契合,同時也是多個目標實現的約束條件。隨后,趙教授對目前我國農業碳排放總量、強度以及來源結構進行了回顧,并對在糧食安全等因素約束下,我國農業未來碳排放的總量和結構進行了預測,提出在低碳排放、零碳排放和負碳排放三種碳中和選擇中,我國農業更適合選擇零碳排放。報告的最后,趙教授對我國農業向低碳農業轉型的不確定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未來實現農業碳中和的可行路徑和重點研究領域。
趙教授的報告內容豐富,講解生動,邏輯清晰,使聆聽此次報告的師生對國內外農業碳排放的基本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對我校師生在相關領域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也具有很好的啟發性和指導性。報告結束后,趙敏娟教授與師生們進行了互動,耐心、詳細、專業地解答了師生提出的問題,并誠摯地邀請我校師生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合作研究和交流。
新聞小貼士:
趙敏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教育部首批國家級課程思政團隊負責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三秦學者”;陜西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人才。中國國外農業經濟學會副主席;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副會長。擔任陜西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社會事業咨詢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擔任《中國農村觀察》、《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幾家學術期刊編委;擔任《NatureHumanBehaviour》《China Economic Review》《Ecological Economics》《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等多家中英文期刊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留學基金委留學項目等評審專家。
趙敏娟教授在國內外頂級經濟學術刊物如《經濟研究》《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ergy Policy》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題涉及生態農業、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戶行為、生態補償等內容。2016年以來完成論著5部,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20余項,先后榮獲陜西省教育工會五一巾幗標兵、陜西省政協反映社區民意信息工作優秀委員(2019)、中國MBA聯盟--MBA院校卓越領袖(2015、2016、2018、2020)、2017年度中國商科教育風云人物、絲路全球商學院商科教育領軍人物(2019)等榮譽。
(核稿:薛儉 編輯:劉倩)